親子理財的落實:夜市裡學花錢和存錢

作者/若蝶

前文鋪陳了「以身作則」和「溝通能力」兩項不可不知的訣竅,是為了啟動「親子理財的落實」這個主題,我和先生從孩子不到兩歲就開啟財金教育,或許很多人無法理解:「孩子怎麼會懂?」關鍵正是我們先做了準備─跟孩子建立可以溝通的模式。

當我們處於經濟不甚寬裕的情況下,逛夜市是一種相對省錢的親子旅遊。兒子不到兩歲,我們就開始帶他去夜市趴趴走,他看到什麼都覺得新鮮、有趣、想嘗試,看到好多彩色小魚就想撈魚,看到各式各樣的絨毛娃娃,就想射氣球、套圈圈、丟沙包。

逛到每個攤位,他都露出祈求的眼神問我:「媽媽,可以玩這個嗎?」我便順勢告訴他:「每樣都要玩的話,要花很多錢,我們沒有這麼多錢耶!這樣好了,我們繞一圈,你選一個最想玩的,我們玩一個就好,可以嗎?」他高興地手舞足蹈,大喊:「好耶!太棒了!」

把選擇的主導權交給他之後,他一個攤位接著一個攤位,認真地從旁觀察遊戲規則和獲勝機會,看別人撈魚,他說:「媽媽,這個不好,網子很快就破了,好像沒有人撈到魚。」陸續觀察射氣球、套圈圈、丟沙包之後,他認真地表示:「好像都沒人拿到架子上的漂亮娃娃」、「玩彈珠檯的人,大部分只拿到一顆糖果」。

就在此時,他反問我:「媽媽,如果找不到想玩的,怎麼辦?」我回答:「那我幫你把這次的 10 元存起來,下次再去別的夜市看看有沒有更好玩的,好嗎?」兒子開心地回應我:「好耶!那我先存起來好了,這裡的都不好玩。」

其實,在我「精打細算」地誘導下,兒子肯定是都下不了手的。如此經過三次的夜市遊之後,我刻意提醒:「你已經累積 30 元囉!可以選三種遊戲,好棒喔!不過,你也可以拿這 30 元去買一個神奇寶貝小公仔,買公仔可以選你喜歡的,還可以帶回家玩很久,你要不要考慮一下?」他一聽覺得有道理,就決定買公仔了。

從頭到尾,一切都是順理成章地「由他自己決定」:如何運用金錢?要不要先保留下來(存錢)?錢要花在哪裡(遊戲或公仔)?

重點是,每個小玩具都「得來不易」,他會因此更珍惜。當我們一起把玩戰利品時,我會不斷嘉許他:「這些玩具都是你省錢買到的,你好棒!」強化兒子聰明消費的概念。

夜市就是這樣一個寓教於樂的好場合,既是遊樂也是教育,一個雙贏的過程,一種潛移默化的訓練,不需花大錢就可以不斷地練習,為日後更深入的理財教育打下重要的基礎。


兒子至今仍然保留著當初購買的公仔

【待續...】

關於作者

服務於外商金融機構近 30 年,育有一子,是一位勇於追夢的平凡人,願意用「愛」滋養這個生於斯、長於斯的社會。

「人生有夢、築夢踏實」系列文章:點此觀看

《文章版權為作者所有,如需引用請告知》

社團法人中華民國財金智慧教育推廣協會©2016 All Rights Reserved.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