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生家庭的影響:將「尊嚴助人」納入人生規畫

作者/若蝶

為生活奔波的父母」一文中提到:在我小學五年級時,父母決定攜手北上開遊覽車,三餐伙食委請住在巷口的外公、外婆照料,所以,小時候有比較長的時間與外公、外婆相處,也從他們身上學到傳統長者的智慧與仁慈。這些生活體悟,讓我發願助人的心從此萌芽,並將公益活動的參與列為退休生活的重點之一。

說起外公,他傳承外曾祖父的衣缽,是一位仁心仁術的接骨師,接骨技術非常厲害!除了接骨的本職,外公也是一位熱心公益的地方仕紳,常常有人來找他商議公眾之事,總是衣冠整齊、和顏悅色地穿梭在鄉里間,大事小事都聊若指掌。

記憶裡,在外公住家經營的國術館中,經常看到的畫面是:哭喪著臉、一跛一跛需要攙扶的病人進來國術館,在外公妙手回春的推拿之間,病人哀號中穿插「喀」一聲,接著,怯生生地試著轉動受傷的肢體,然後,驚訝地破涕為笑,輕快地自己「走」出國術館。

通常,病人都是每次看診、當場付現,但是,有時候會聽到外公對病人說:「治療好再一起付錢就好。」病人便連聲道謝、鞠躬離去,外公還會叮嚀:「明天一定要記得再來治療喔!沒治好會有後遺症。」幾次連續療程後,病人會問:「這樣算治療好了嗎?」外公就說:「差不多了,你回去再看看有沒有不舒服,如果有不舒服再過來。」當病人輕聲地問道:「這樣總共多少錢?」有時候,外公會說出一個很小的數字,有時候,外公會說:「等到都沒問題再一起結帳就好。」

當時的我心中充滿疑惑:「沒看到外公記帳,他怎麼會記得病人積欠多少費用?」我更不懂,為什麼外公對有些病人的收費特別便宜?

有一次,忍不住問外公為什麼?外公慈祥地回答我:「有的病人家裡孩子很多,生活很辛苦,是不得已才來看醫生,其實沒有多餘的錢付醫藥費,如果直接說『不收錢』,人家會覺得那是在『施捨』,會傷到人,所以我就說『以後一起結帳』,以後如果他有能力就會來還錢,如果沒有還錢,表示他生活還是很辛苦,其實還不還錢或是還多少錢都沒關係,我們還過得去就要多幫助別人。」

我又不解地追問:「那為什麼有些病人你就收很少錢?」外公笑笑地說:「每個人個性不同,有的人你不收錢,他會不高興或是不安,所以我就收他能力負擔得起的錢就好。」
當下我終於明白,外公是把對鄉親的了解運用在互助和體諒,同理受助者的心境,這不就是證嚴法師所說「助人應顧及對方的尊嚴與感受,以尊重的態度提供所需,讓受助者安心歡喜。」的慈悲智慧嗎?

原來,「助人」不用等到很有錢,在工作或生活中找到「助人」和「回饋社會」的價值,在能力範圍中助人,也是一種理財的體現。這樣的成長經歷,讓我自然而然地把「助人」納入人生的理財規劃中。

關於作者

服務於外商金融機構近 30 年,育有一子,是一位勇於追夢的平凡人,願意用「愛」滋養這個生於斯、長於斯的社會。

「人生有夢、築夢踏實」系列文章:點此觀看

《文章版權為作者所有,如需引用請告知》

本文圖片來自:Pixabay

社團法人中華民國財金智慧教育推廣協會©2016 All Rights Reserved.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