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若蝶
價值觀的培養通常是透過「機會教育」才能根深蒂固。日常生活中所觸及的各行各業,都是開啟親子對話的主題,父母看待人事物的心態,必然在潛移默化中深深影響孩子。
同理心 看世界
有一次炎熱的夏天,我們路過一個工地,兩歲多的兒子望著汗流浹背的工人們納悶:「媽媽,這麼熱,他們為什麼不穿上衣在那裏曬太陽?」我說:「他們在上班賺錢啊!蓋房子很辛苦耶!每天都要搬很重的東西。」
兒子又問:「那他們為什麼不去冷氣房上班?」我解釋:「每一個人的專長不同,如果大家都在冷氣房上班,那誰幫忙蓋房子?沒有房子就沒有冷氣房可以上班了呦!」兒子隨口應了一聲:「喔!」但眼神裡仍然透露著似懂非懂的疑惑。
Photo by Josue Isai Ramos Figueroa on Unsplash
兒子小時候最怕髒亂、惡臭的公共廁所,他寧願憋著,也不肯去上。但如果是飯店或百貨公司的廁所,他就會讚不絕口,我趁機提醒他:「你知道為什麼廁所這麼乾淨嗎?因為清潔阿姨一直辛苦地打掃,我們才有乾淨的廁所可以用喔!我們是不是應該要謝謝阿姨?」
之後在任何公共廁所,如果有機會遇到清潔人員,我都會帶著兒子一起跟他們說謝謝,常常因此換來清潔人員的驚訝和笑容,那種溫暖的互動,感覺真的很棒!
有一次出國旅遊,在抵達地的機場碰到剛下機的空服員,五歲的兒子驚訝地大叫:「媽媽你看,飛機上的阿姨也下來了!」我說:「當然啊!她們也要下來休息。」兒子好奇地問:「她們休息的時候會跟我們一樣去玩嗎?」我回答:「不一定喔!她們有排班。可能會接著飛去下一個國家,或是飛回台灣,也可能在這裡休息幾天。如果有休息,應該會去玩吧!」
兒子天真地說:「我以後也要在飛機上工作,就可以免費環遊世界,還可以賺錢,真好!」我笑著說:「可以啊!不過,飛機上的工作很辛苦,一直服務旅客,也不能好好睡覺,還要適應世界各地的時差,沒有你想像的這麼輕鬆喔!」他稍有遲疑地說:「是喔?」
尊重各行各業
舉凡馬路上的清道夫、餐廳的服務生、遊樂場的服務員、商店的銷售員,所有生活上會碰到的各行各業都是我們討論的對象。隨著兒子年齡增長,我們討論的內容也跟著加深,包含職場環境與安全、社會公益、勞動資源分配、勞資關係、勞工權益、弱勢扶持等議題。
我希望讓兒子了解「薪水有高低,但職業沒有貴賤。」如果兒子未來稍有成就,他能懂得感恩和尊重別人的付出,讓他得以享有舒適的生活;倘若位居小小螺絲釘,他也會因為看到自己的貢獻而驕傲,永遠活出尊嚴。
Photo by Will Francis on Unsplash
選你所愛是幸福的
大一下學期,兒子說,學校老師以為他是清寒學生。我驚訝地問:「為什麼?」他說:「老師說,我對於弱勢族群的議題和活動都積極參與,而且能同理他們的處境和感受,所以,他們以為我出生清寒。」我笑著說:「很好啊!那表示你是真的關心這個族群。」
大三,在一次餐敘中,兒子說:「我以後想從事研究工作,不過,這條路有點辛苦,至少要讀到博士,畢業後也不一定可以馬上找到大學教書的職缺。找到正職前,會到處當流浪老師,薪水不穩定。就算拿到正式教職,起薪也不高。我以後的生活應該比較辛苦,大概只有跟你們在一起的時候,才能吃這種高級餐廳了。」
我問他:「那你喜歡這條路嗎?」兒子堅定地回答:「當然喜歡啊!大學裡學術資源豐富,可以一邊教書,一邊做自己喜歡的研究,在自己喜歡的學術領域貢獻,再辛苦都值得!」我鼓勵他:「那就好。『選你所愛』是幸福的,你衡量過利弊得失,願意為喜歡做的事吃苦,就不會覺得累。以後我跟爸爸要出來吃飯的時候,再約你囉!」
關於作者
服務於外商金融機構近 30 年,育有一子,是一位勇於追夢的平凡人,願意用「愛」滋養這個生於斯、長於斯的社會。
「人生有夢、築夢踏實」系列文章:點此觀看
《文章版權為作者所有,如需引用請告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