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生家庭的影響:透過「記帳」化解誤會

作者/若蝶

在「為生活奔波的父母」一文中提到,父母曾攜手北上開遊覽車,當時,我和弟妹的三餐由外公、外婆供應,除此之外,母親會給我一小筆現金,做為四個孩子共同的零用錢,印象中是一、兩百元吧!用於支應諸如學校繳費、購買文具,或是放學後到晚餐之間,肚子餓買麵包充飢等費用。知道父母賺錢辛苦,我很省,同時也不允許弟妹們亂花錢。

Photo by Miles Burke on Unsplash

遊覽車沒有固定行程,當旅遊路線經過家鄉時,父母才能順道回家探望我們。母親每趟回家時都會問我:「還有錢嗎?」,然後不定期、不定額補現金給我,因為我們都很省著用,花費不多。但是,有一次時間間隔較久,手上的現金快用完,主動跟母親拿錢時,她問我:「錢怎麼花這麼快?妳花去哪裡了?」

當下愣住,雖然我知道自己沒有亂花錢,卻記不得這段期間的詳細花費。被母親一再逼問,所有想得到的花費項目就是湊不出總數,弟妹們也幫不上忙,慌張的神情讓母親更加質疑,最後難逃一頓斥責,只能啞口無言地默默承受。

此後,我開始用多餘的作業簿,逐筆記錄支出,日後若再被問起花費明細,就翻閱作業簿查看,心裡踏實很多,母親也更放心。

Photo by Ashraf Ali on Unsplash

升上國中後,跟弟妹們不同學校,母親開始給我們個別零用錢,各自管理。母親返家期間,總會時不時地查看我的存摺和現金餘額,她認為「錢很重要」,倒不是視錢如命,而是錢的「去向」和「來源」很重要。不當的花費和金錢來源,都暗藏著行為異常的危機。對於無法時時陪伴在孩子身邊的母親而言,這是她教養我們的方式。

母親一旦質疑我的現金餘額,就會盤問收支明細。為了避免不必要的誤解,我一直維持之前的記帳習慣,據以回應母親的疑惑。通常,母親只會查核我的金錢花用,弟妹的部分,則仰賴我就近監管。她的觀念是,確保老大的行為端正,就能讓老大以身作則,帶領弟妹朝正途前進。否則,我和弟妹年齡相仿,如何代理父母的管教職責?就像「不可不知的訣竅:以身作則」提到的,以身作則的價值觀,廣泛影響我各方面的待人處事。

這個刻骨銘心的成長經歷,奠定了我記帳的基礎與習慣,在日後的財務管理更是受用不盡,誠如「鍛鍊『記帳』基本功」文中所提,它也是我在親子理財教育中,不可或缺的主題之一。

關於作者

服務於外商金融機構近 30 年,育有一子,是一位勇於追夢的平凡人,願意用「愛」滋養這個生於斯、長於斯的社會。

「人生有夢、築夢踏實」系列文章:點此觀看

《文章版權為作者所有,如需引用請告知》

社團法人中華民國財金智慧教育推廣協會©2016 All Rights Reserved.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