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全台媽媽理財觀念線上大調查」座談會

媽媽的理財觀念,往往對家庭及子女有深遠的影響,根據財金智慧教育推廣協會最新「2013全台媽媽理財觀念線上大調查」,發現許多值得注意的現象及問題。各界該如何提升婦女的財金素養?又該如何解決親子理財教育面臨的難題?特地公開「2013全台媽媽理財觀念線上大調查」座談會精彩內容,分享與會專家的精闢見解:

 

座談會時間: 2013年5月16日
主持人: 財金智慧教育推廣協會何旭如(照片右一)
與談貴賓: 行政院金融監督管理委員會委員楊雅惠(照片右二)
世界和平婦女會亞洲會會長林理俐(照片左一)
財金智慧教育推廣協會理事長楊子江(照片左二)


Q. 根據調查結果顯示,85%媽媽有理財規劃,保險及儲蓄為台灣多數媽媽最主要的理財方式,這樣的規劃是否完善?
 
楊子江理事長:台灣媽媽以儲蓄和保險作為最主要理財方式的現象,有令人高興的一面,但也有令人擔憂的一面。儲蓄是最保守、風險也最低的理財工具,是進行理財活動中最基本的方式,台灣媽媽儲蓄比例高,這是一個很好的現象。
 
另外,台灣媽媽和台灣人將保險當作重要理財工具的情況,在全世界的比例相當高,其實保險商品主要目的是提供保障,不是主要的理財工具。人生有不同的階段,累積財富的方式和資金需求各有不同,如果媽媽具備充足的財金知識,相信媽媽可以不需依賴單一商品或唯一理財方式,可運用不同資源,讓理財規劃更具彈性,也更能承擔不同的風險,帶給個人金錢或讓人生不同階段有所保障。
 
Q. 婦女在社會經濟上都面臨較特殊的挑戰,媽媽可以如何善用社會資源,避免成為財經弱勢族群?
 
林理俐會長:近年來由於經濟起飛、婦女意識提高,社會環境上也起了很大的變化,其實女性要能夠自主,需要有經濟力,才能有決策的空間。很開心在台灣有財金智慧教育推廣協會能關注到婦女的理財議題,也提供相關資源。
 
在台灣,婦女除了面臨較特殊的社經挑戰,能讓婦女學習財金知識的管道其實不多,但婦女不應因此犧牲自我成長的機會,可以善用一些婦女團體或民間非營利組織,像是財金智慧教育推廣協會等單位,所舉辦的課程、活動,以及所提供的財金知識訊息,來提升金錢管理的概念。希望未來民間的非政府組織和政府能夠共同合作,將學習平台建構起來,讓婦女從更多元的管道自我學習。
 
Q. 根據FINLEA「2013全台媽媽理財觀念線上大調查」,發現七成媽媽取得理財知識的管道,是透過大眾媒體及親朋好友,但也有高達55%透過保險業務員來獲取知識,是否會有利益衝突的疑慮?
 
楊子江理事長:保險主要是提倡社會安全的機制,並非以理財為目的。當今台灣社會環境中,將保險作為優先理財方式,可能是因保險風險較低,也較為保守;也因為投入保險的比例高,所以接觸保險業務員機會多,由此藉由保險業務員獲取理財知識的比例也偏高。
 
不過我們必須注意到,金融機構基本上還是營利組織,難免關心販賣的金融商品獲利性好不好?收取的手續費和佣金多不多?因此無可避免與消費者的一些利益衝突。一般消費者的金融知識不足,再加上消費者與金融機構之間專業上的差異及資訊不對稱,使消費者面臨眾多金融商品及理財決策時產生許多問題。
 
如果能夠透過教育,也讓消費者從中立、專業、多元化資訊管道取得理財知識,諸如媒體、學校、政府、非營利組織等,提升基礎金融知識,在購買金融商品前能夠評估個人需求、利益,分析風險和報酬是否有合理對應關係,才能有效縮短消費者和金融機構的知識差距。
 
Q. 這次調查發現,媽媽其實希望未來可從政府及第三方機構取得知識,目前政府有提供什麼樣的協助?
 
楊雅惠委員:推動台灣金融環境和金融教育宣導上,政府一直以來在幕後扮演推手的角色,也針對不同推廣方向上有所規劃。金管會不僅在社區大學辦理講座,也走入校園推宣導,另外也督促周邊單位如證交所、期貨交易所、金融消費評議中心等單位,向大眾宣導基本金融知識。
 
然而,這些活動和訊息不完全會被媒體報導,因此希望媽媽也能化為主動,例如可以到金管會所建置的「金融智慧網」,學習基本理財觀念。除此之外,金融智慧網也設置了寓教於樂的遊戲,不定期提供豐富獎品,希望吸引年輕人或是不同族群的朋友使用。
 
未來,政府不僅會從講座、網路、媒體等管道持續推廣,也希望能夠結合社會各方資源,開創不同宣導方式,亦針對不同族群,提供豐富學習資源和活動,讓各年齡階段的國民都能受惠。
 
Q. 這次調查發現,近五成媽媽擔心小孩未來經濟不夠獨立,恐怕成為啃老族,是否反應國內目前對下一代的財金教育仍然不夠?
 
楊雅惠委員:  為避免這樣的社會現象,金融基礎知識應從基本教育著手。近年來,金管會與教育部及財金智慧教育推廣協會共同推動「金融知識普及計畫」,讓理財教育走入校園,同時我們也針對國小、國中、高中職等學習階段,合力編撰了「金融基礎教育」教材,每年更積極與金融業者、教育學者合作,進行深入討論、反覆檢討,並逐年修改。
 
過去在各試辦縣市推廣金融基礎教材和舉辦試教及研習的經驗中,我們發現教師迴響相當熱烈,更有些教師回到校園還更進一步自行設計和發展創意教具;另外,有鑑於偏遠地區取得財金資訊管道較少,也特別針對偏遠地區推行財金知識教教育,希望能藉此降低貧富差距。
 
大專校院的部分,財金智慧教育推廣協會也在大學開設通識教育課程,將財金知識分享給非財金相關學系的學生。以長遠的眼光來看,政府不僅努力從教育向下扎根,也希冀透過孩子影響家庭成員,更希望藉此能帶動社會,提升整體國家的競爭力。
 
Q. 親子理財教育面臨缺乏教材、理財太抽象不知該如何教起等困難,該如何改善?
 
林理俐會長:婦女是家庭中重要的成員之一,往往扮演著維繫家庭成員之間關係及教育子女的主要角色,因此做好婦女理財教育,可以發揮更大受益層面。針對婦女所設計的教材,宜貼近婦女的需求,應力求生活化和實用性,讓婦女在學習和應用上,能符合實際生活需求。
 
基本上,除了希望政府能夠制訂政策、協助推動婦女活動外,更應連結非政府組織做進一步的合作,也可以透過婦女國際網絡,參考和學習其他國家推動婦女理財教育的方式和長處。
 
Q. 財金教育在國際社會已行之有年,英國今年預計將理財教育列為國中、高中的必修課程,台灣應如何加速財金智慧普及化?請三位專家分別就政府、民間機構的角色提出綜合建議。
 
楊雅惠委員:未來政府將繼續努力推動基礎金融教育,這是一個永無止境的工作,尤其在國際競爭和金融危機威脅之下,建立正確的理財觀念不僅重要,更是刻不容緩。
 
我們希望能整合社會資源,也與民間組織共同合作,將正確金融知識有效地推展到各個社會層面、各地區。推動金融教育的目的並不是讓每個人致富和一味追求金錢累積,而是希望透過正確的觀念,讓個人有穩定收入,解決生活需求,不讓金錢問題成為個人負擔,並在此基礎上實現個人夢想,更進一步的希望讓社會各方面人才有所發揮,在國際上一展長才,使社會穩定發展,邁向繁榮。
 
林理俐會長:21世紀是婦女的世紀,也意味著女性時代的到來,婦女在家庭扮演著關鍵的角色,教育一位婦女等於是教育一個家庭。女性如何去自覺自己個人的重要性,且能自我開發更相形重要。如果有財金知識相關課程的提供,以及政府、民間團體的推動,更可讓女性從教育角度來認識自己、發現自我價值。
 
楊子江理事長:這次所發表的理財觀念調查,我們可以擴大層面來看台灣的財金教育,主要有幾個理由:從投入面來論,廣義的財金教育應包含五大面向:儲蓄、賺錢(包含生涯規劃、創業)、花錢(區分想要和需要)、借錢和投資。然而,一般大眾觀念談到理財只有想到投資而已,其實財金教育五大面向同等重要。
 
專業、中性、非政府組織,例如政府、學校、非營利組織、媒體等,應扮演金融知識傳播主要的角色,其次才是金融機構,我們可以看到這恰恰與這次的調查相反,顯示我們仍有很大的努力空間。
 
另外,從產出面來看,金融知識的推動層面應針對不同人生階段、家庭角色、地區等面向加以區隔,才能更有效地推廣。尤其我們可以借鏡美國在金融海嘯發生之後,將金融素養與教育委員會(Financial Literacy and Education Commission, FLDC)的層級拉高,直接向總統負責。
 
未來財金教育推廣協會將針對不同族群和需求,努力推廣財金知識,希望財金智慧能讓社會各個階層人士一生受惠。財金智慧,讓您一生受惠!
 

《此篇文章為財金智慧教育推廣協會版權所有,如需引用請告知》

社團法人中華民國財金智慧教育推廣協會©2016 All Rights Reserved.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