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燕:自信,應來自「本質」,而非「物質」

馮燕  女士
 

本月邀請了兒童福利聯盟董事長馮燕女士,與我們分享她是如何與孩子談錢。

二十三年前,兒福聯盟董事長、臺灣大學學務長馮燕還懷著身孕時,就對肚子裡的孩子許下一個承諾,她要為他這一生準備三項禮物:安全感、自信心,以及樂觀積極的態度。

對馮燕來說,給孩子最好的理財教育,並不是約束他怎麼用錢,而是引導他建立正確的價值觀,給孩子不被物質綑綁的自由。
 
Q:您是在孩子多大年紀時,跟他談到「錢」這個概念?
 
A:我兒子二、三歲時,就已經懂得「儲蓄」跟「銀行」是怎麼一回事了。
因為我先生在銀行圈工作,我希望讓孩子瞭解爸爸的工作是怎麼一回事,於是想了個點子,跟他玩起「銀行家家酒」的遊戲,我辦了一間「家庭銀行」,他則是我唯一的客戶。
 
雖是遊戲,但我們玩得可認真了。他那時候已經懂得阿拉伯數字,我特地做了一本手工存摺給他,還似模似樣地幫他準備了一份開戶禮,而我這裡,也特製一本帳簿好登記明細。
 
銀行是扮的,但存款可是真的。我們把他出生以後收到的壓歲錢、生日禮金一一登錄在他的「存摺」和我的「帳簿」上,他還不會寫字,每次來「銀行」「洽公」,就蓋手印畫押。每到年底,我還煞有介事地頒給他一個「優良客戶獎章」,他很樂,還把這些獎章掛在他的小床床頭。
 
我們母子都很「愛演」,玩這個「銀行家家酒」的遊戲玩得不亦樂乎,到他上小學還繼續,儘管他後來知道我這間「銀行」就只有他這麼一千零一個客戶,我們還是樂此不疲。
 
我們這間「銀行」寓教於樂,滿載著點點滴滴的情感回憶,直到他小學六年級時,要去「真正的」銀行開戶時,才正式走入歷史。當時因為他還沒有身份證,去開戶被打回票,我陪著他去辦手續,還揶揄他:「你看我這間銀行多好,還幫跑掉的客戶到競爭對手那裡開戶,你上哪兒找這麼貼心的服務啊?」
 
Q:您發給孩子零用錢的頻率、標準大致為何?
 
A:他上小學以後,我們就開始定期、定額給他零用錢,至於標準,則是考量一般小學生的用度,並跟他本人共同討論出來的。一開始是一週五十元,大概小三時,他覺得似乎不大夠用,於是召開家庭會議要求「加薪」,我笑說:「你如果要『加薪』,就要付出勞力自己賺啊。」經過討論,他願意在他原本分擔的洗碗、倒垃圾等家務以外,額外負擔洗馬桶的差事,作為「申請調薪」的條件。
 
我們之所以這麼做,是希望孩子學會飲水思源,而且瞭解「無功不受祿」的道理,他所享有的一切資源,都不該是「理所當然」的。
 
小學時,他一直都是領「週薪」,到國中以後,他才開始領「月薪」,直到出國唸書以後,才改為單筆的生活費。他如果需要用到錢,必須提預算書給我們,此外,我們也要求他養成記帳習慣,一定要量入為出、預留緊急預備金,遇到突發狀況才不會措手不及。
 
Q:對於孩子的消費,您會干預或是下指導棋嗎?
 
A:不會,基本上我從不過問他買什麼東西。我認為,幫他建立正確的價值觀,比管他怎麼花錢重要。
 
Q:您不會擔心孩子亂花錢,或是受同儕或媒體影響,過度追求物質嗎?
 
A:在孩子還小的時候,我們就努力讓他瞭解,他的自信應建立在他的「本質」,而非一切外界的「物質」上。
 
從小,我就潛移默化他不要迷信名牌。他二歲時,開始在意別人的眼光,有一次出門,他為了該穿什麼苦思甚久,一直很想去穿某件名牌新衣,理由是之前他穿那件衣服時,曾經被稱讚「很可愛」,他把別人的「好感度」跟「漂亮衣服」聯想在一起了,我正色告訴他:「大家覺得你可愛,是因為你本來就是個有禮貌、笑咪咪的可愛孩子,絕不是因為衣服漂亮。不信你今天穿另一件普通的衣服,人家一定也還是說你可愛。」他被說服了,而事實也印證,就算他不穿著名牌童裝,也是人見人愛的好孩子。
 
在他成長過程中,我們給他滿滿的愛與支持,同時也明白清楚地告訴他,他的價值,不是物質決定的,只有自信不足的人,才會對物質過度執迷。我兒子極少因為「物」不如人就若有所失,當他偶爾有些動搖時,我就會輕描淡寫地「點」他一下:「怎麼啦?你又開始缺乏自信了嗎?」

我兒子從沒跟我吵過要買名牌球鞋、昂貴3C產品,就算沒有這些東西「加持」,他仍是一個充滿自信的大男孩,他的魅力來自於他自己,而不是那些身外之物。
 

《此篇文章為財金智慧教育推廣協會版權所有,如需引用請告知》

社團法人中華民國財金智慧教育推廣協會©2016 All Rights Reserved.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