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系統的決策方式:財務決策5步驟!

1. 發現問題或目標
你在煩惱什麼嗎?釐清問題,才能找到解決辦法。
步驟一:發現問題或目標
- 清楚的定義問題,釐清想要達成的目標,什麼問題必須被解決?為什麼這個問題需要被解決?
- Ex. 大學生Alex今年大四即將畢業,他想要繼續念研究所但沒目前沒有學費,他面臨了一個問題:大學畢業後要不要直接去念研究所?
2. 列出你有哪些選擇?
步驟二:收集資訊和列出各項可能的選擇
- 收集相關資訊有助於了解解決問題需要做些什麼,和想出各種可能的選擇,不同的選擇會導自不同的行動和結果。
- Ex. Alex思考後列出三個可能的選擇: 1)先工作,存錢念研究所,2) 申請學貸,直接念研究所,3)半工半讀
3. 評估選擇
步驟三:評估選擇
- 評估每一項選擇的可行性、風險、會帶來的結果、對未來的影響等。
- Ex. Alex有三個選擇,但哪一個才是對他最有利的?Alex畫了一個表格來評估每一個選擇的得失與風險:
選擇 |
優點/好處 |
缺點/風險 |
1. 先工作,存錢念研究所 |
- 可以累積工作經驗
- 先存到一筆錢再去念研究所
- 工作後或許會改變想法更了解自己念研究所的需求
|
|
2. 申請學貸,直接念研究所 |
- 可以在最短的時間內念完研究所
- 拿到學位後可以找到比較好的工作
|
|
3. 半工半讀 |
|
|
- Alex研究每個選擇的利弊時,他需要考慮自己長期與短期需要多少錢、比較大學畢業後能找到的工作機會vs.讀研究所後能找到的工作機會和隱藏的機會成本。
4.做出最適合自己的選擇
步驟四:做出最佳選擇,開始行動!
- Ex. Alex上網收集了一些資料,也去請教他的大學教授和學長的意見,最後他選擇先找一份全職工作,利用這份工作所得來付清他目前的學貸,和存念研究所的學費。此外,他也計畫利用晚上和週末的時間選修一些課程。
5.評估結果
步驟五:評估結果
- Ex. 經過6至12個月後,Alex應該要從新評估自己的財務、工作和個人情況。有可能會出現新的工作機會或家庭中有所改變會影響他的需求,這時Alex就需要從新調整他的行動計劃。
《此篇文章為財金智慧教育推廣協會版權所有,如需引用請告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