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專青年看過來!未來無限可能,您有足夠的FQ(財金智慧)助你一臂之力嗎?
財金智慧教育推廣協會(FINLEA)第八年於政治大學開授「青年應有的財金智慧」課程,師資陣容強大,被喻為比MBA還重要的系列課程,將建立大專青年基礎財金知識、技能與智慧,完成未來人生不同階段的無限可能!特地公開課程精華,更多課程將同步更新!
客座講師:陳忠揚(曼聯國際投資公司董事總經理,曾任華威創投管理公司合夥人、台盛光電董事長)
授課時間:2013年4月18(四)
課程精華內容
創業與創投是有別於一般大學生的職涯規劃,都要付出比一般人更多的心力去專研的事業,在此,陳老師提出他多年投入創投並整理出來的心得,供各位學生在未來創業或投資時,有不同的面向和角度去思考。
首先,要了解創業與創投的不同。創業就像生孩子,這孩子從生養到教育,身為父母的永遠擺脫不了,即使長大成家立業,你還是不斷付出、繼續關心;而創投就像談戀愛,只是參與某個企業生涯中最困難到最輝煌的一段時間,等該企業步上軌道營運良好,就是創投者功成身退的時候了!成功創業者的故事都很雷同,創業團隊通常是鎂光燈下的明星,而成功的創投者是幕後推手,舞台和掌聲留給最後成功的企業,自己並不會在大眾心目中因此留下任何名聲。
創業者通常都是從谷底翻身,傾盡畢生積蓄,並只專精於單一事業,埋頭苦幹,但其專業卻不見得適用於一般大眾;創投者則是從金融機構或大學校務基金募集而來,運用這筆資金投資新領域的行業,創造更多報酬。
創投"Venture Capital",在大陸稱為風險性資金,後者更能說明其高風險、低成功率,但獲取較高報酬的性質。創投的起源可以追溯到投資百老匯的戲,每一支劇碼在創始時,沒有人可以預測其成功率,不過萬一票房長紅,那就是一本萬利的事。另一個更古早的例子,則是海權時代的海洋探險家,出海探險的回收可能是發現一片處女地,也可能遇上天災全船罹難,風險之高且很難評估成功機率,不過一旦成功,其報酬率也是翻倍來計算。因此從事「創投」這一行,必須要有「助人興業」的熱情,和「高風險」的心理建設。所謂助人為快樂之本,而幫助別人之餘,還能有高報酬,這更是加倍的快樂──簡單說,這就是創投業的挑戰與寫照。
應用於現代市場,創投不僅是一般人所認知只和金融業有關,還牽涉到企業經營的層面,廣義來說,可稱為未上市股權的投資,例如我們常聽到的:私募基金、購併基金、創投基金、天使投資人等都屬之。
創投有幾個重點可以跟大家分享,首先,不同時期的報酬率不同,投資一個未經市場評估的企業,所獲得的報酬率和風險一定比它成功後來得高;再來看領域,越新奇的專業領域越有投資價值,像是生技、醫學、生活能源等,而如餐飲連鎖等民生事業,則必須在土地面積大的市場才有創投吸引力。至於投資前要如何評估,除了看該企業的專業人士背景經驗外,也會參考其領域是否具有未來潛力,潛力絕對是產業評估中不可輕視的一環。延伸這個概念,具體而言可區分為即將上市上櫃公司(晚期投資)、中小型企業(中期投資)和新創公司(早期投資)三類。是到底要選績優股還是選潛力?績優股意指大家都知道它好,它是你心目中第一順位,但你不見得是他的首選,因為在多人競爭情況下,你的報酬率有限,企業給你的價格也比較高,所以你不一定投資得到。中小型企業在臺灣是較為熱門的,但是這些中小企業良莠不齊,端看你的投資眼光是否獨到,失敗機率也相對高。另外,新創公司風險就更高了,公司處在營運初步構想階段,你就開始參與,此種報酬率最高,但其成功機率也最低。當初投資奇摩、ebay、Facebook的創投公司,雖然名不見經傳,但他們就是創投界值得傳揚的案例。
若同學未來想創業,而想找創投公司投資時,建議也審核創投公司的專業人士背景,除了資金來源穩當之外,也希望創投公司內部有相關專業人士可以協助自己在創業路上更順利。
再來講到創業,本堂課有一個非常重要的觀念要傳達給同學──創業一定要專心,傾心傾力,不要枉想「兼差」就能創業。依據個人經驗,建議創業前至少要在該行業有五年以上的經驗;創業時一定得自己動手全心投入,如此才能重視到不同面向的環節;此外,還要擬定「樂觀」、「正常」和「悲觀」三個狀況的營運模式與收支預算,還要將營運的思考軸線從一般人的短期眼光拉長至五年,如此一來才能有計劃地面對不同的情況,並長久經營。
另外,創業最重要也是首要的是:「先想想自己做什麼事最快樂、最有天賦,並且能做到極致,「賺錢」只是在這些事情之後必然的事。例如職業籃球員並非僅是估算打球到底可以賺多少錢,而是先追求如何將籃球技術發揮到極致,當你的技術邁向卓越、頂尖時,鈔票自然大把大把的入袋。對於創業者而言,未來充滿了不確定性,你無法預測,只能準備。
《此篇文章為財金智慧教育推廣協會版權所有,如需引用敬請告知》